陈家祠,陈家祠简介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陈家祠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陈家祠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陈家祠出过哪些名人?
以下是一些出自陈家祠的名人:
- 陈昌潮:广东番禺人,曾筹款建周敦颐、程颢、程颐、张载、朱熹“五夫子祠”,又从事创办义塾、设方便所施衣赠棺等善举,为地方宿儒名士。
- 陈庆桂:陈昌潮的长子,光绪六年(1880)进士。
- 陈照南:香港建筑商,黄埔国防炮台的设计师、承建商,也是陈家祠集资、规划建设过程中的核心人物。
- 陈济坤:字锦珊,东安县(今云安区)富林镇云利村人。廪贡生,赏戴花翎知府衔,曾和南海西樵翰林公一起倡建广州陈家祠。
陈家祠建筑风格?
陈家祠堂是岭南历代建筑艺术的典型代表,其建筑风格具有鲜明的广东特色。陈家祠堂坐北朝南,深三进,广五间,占地15000多平方米。整个建筑结构布局严谨,前后、左右对称,虚实相间,层次丰富。长廊、青云巷穿插在庭院园林之中,四通八达,使得整个建筑形成各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整体。
陈家祠的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、三进,每进之间既有庭院相隔,又利用廊、庑巧妙连接,共有9座厅堂、10座厢房与6个院落。首进正门厅,面阔五间27米,进深三间12.75米。硬山式屋顶,除了两端有封火山墙外,左右次间与梢间之间屋面各筑起一道封火山墙。左右两梢间的正脊比明次间略低,形成中央高、两侧低的屋脊轮廓线。正门的建筑外观具有显著的岭南清代祠堂建筑特色:青砖石墙裙;石檐柱;大门两侧各立一只大石鼓;大门建筑的两梢间各有一个高起的石台,这是古代门塾的遗制。
陈家祠堂的砖雕、木雕和陶塑等装饰艺术也具有独特之处。陈家祠的砖雕装饰丰富多样,图案精美,如大门两侧各立一只大石鼓,石鼓精雕细琢,饰有日月神、八仙和多子多福等题材的高浮雕图案。此外,陈家祠的木雕和陶塑也十分精美,如陶塑装饰在建筑上是首次发现,填补了广东陶塑建筑的空白。
总的来说,陈家祠堂的建筑风格充分展现了岭南地区的传统文化和工艺水平,同时也体现了广东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地方特色。
陈家祠的来历?
陈家祠,位于广州的中山七路。光绪十四年(1888年)筹建,光绪十二年(1894年)建成,历时七年。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堂,因接受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应科举考试时居住,又称陈氏书院。
因祠堂落成后,一直作为陈姓子弟读书办学的地方,故又称陈氏书院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废科举后,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。民间期间,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、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。1950年设立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。
1957年,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,并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面维修管理。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。1960年经省人民***批准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清朝晚期广州成为通商口岸,商业活动日益繁华。广东省内县市的商人、学生、手工业者纷纷涌入广州城,当时来自广东各县市的陈氏族人就带头修建了陈氏祠堂,作为全省陈氏族人来广州经商、学习等的落脚点。
广州陈家祠有多厉害?
陈家祠。陈家祠堂又称“陈氏书院”,俗称陈家祠,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。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(1888),二十年(1894)落成。陈家祠堂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 [1] ,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好、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,被誉为“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”。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,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、三进,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。陈家祠堂集岭南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,几乎全部堂、院、廊、厅、门、窗、栏、壁、屋脊、架梁都展示了岭南建筑的“三雕二塑一铸一画”即木雕、砖雕、石雕、陶塑、灰塑、铜铁铸及彩绘壁画等建筑装饰的高超技艺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陈家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陈家祠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ninayehworkqueen.com/post/8451.html发布于 11-02